軟體工程師的修煉與成長 (5) — 1:1該談什麼才能讓職涯起飛?

vgod's blog
Mar 6, 2022

--

Image credit: SpaceX

選擇比努力重要

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「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the thing right」,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「做對的事遠比把事情做好重要」。換句話說,意思就是「選擇比努力重要」。如果一開始就選錯了事情做,不管再努力都是徒勞。(但這不代表努力不重要,選對事情後一樣是要付出努力才有意義。)

現在回頭看我剛進D社的第一年,我覺得我沒能產生很大貢獻的原因其實就是我選錯事情做了。更糟的是,沒人跟我說我選錯事情了。

當時團隊還很小,每個人都對這個產品本身很有熱情和想法。作為新加入還在摸索的我,則是對於學新東西和在產品中嘗試新想法很有興趣,至於具體要做哪一部分,我都是來者不拒。這樣做了一年多,結果就是做了很多很雜的事情,但其實沒有累積什麼夠大夠重要的成果下來。

前面提過,做產品因為是在最上層,很多商業邏輯都是針對產品本身特別寫的。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,做產品也相對地比較難累積能重複使用的技術能力。這時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,如果一直做產品,長期來說這似乎不是一件能有讓我有累積和複利效果的領域。如果我之後要去別的公司,我學到的東西有多少能帶走呢?

新機會出現

就在我開始想要把重心轉往更底層發展時,新機會就剛好出現了。這時團隊發現「搜尋」這個功能需要大大改進,從前端到最底層的索引和排序都要重做。當時已經有一個L5的資深工程師H在做最底層的索引引擎了,但因為搜尋本身是個夠大夠複雜的領域,一個人是絕對不夠的,所以我跟manager聊一聊就決定加入H一起做搜尋。

剛開始時,因為H已經在做底層,所以我就從前後端開始,跟設計師一起合作把整個操作體驗重新設計。這段時間算是我開始覺得比較有貢獻的時候了,除了基本的搜尋功能外,我也提了一些新想法,即使不碰索引引擎也能有效改進整體的結果。

但後來不久,H就離開了團隊。我發現這是個好機會讓我接觸基礎建設層,就自告奮勇把底層的系統一起接下來。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,我自然的就變成整個搜尋的owner,除了前後端和基礎建設,後來也把機器學習的方法引進來改進搜尋結果的排序。這段時間我算是做得蠻充實而且開心的,從本來對搜尋一無所知到把整個stack從頭到尾建立起來。

就這樣又過了一年,又到了績效考核的時候。這一年我覺得自己有明顯的成長,對團隊貢獻也大了許多,應該是超過L4的expectation了吧?說不定還能升職呢?

結果出來後,又是「meet expectation」,當然也沒有升職。

我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失望,但更多的是困惑。我覺得我一定漏了什麼重要的事,或是根本沒搞清楚遊戲規則。為什麼我自以為做了很多貢獻但卻沒有被看見?到底做什麼事才有 “impact”?

--

--